輕鋼結構體系在我國出現其實已有近20年,早在1999年國務院72號文件就曾提出發展鋼結構住宅,指的主要就是輕鋼結構體系房屋。不過當時對于輕鋼體系的研究還處于起始階段,投入精力研究的企事業單位較少,發展非常緩慢。但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裝配式鋼結構住宅越來約重視,從國務院到地方,鼓勵政策以的力度頻頻出臺,輕鋼房屋開始得到較好的發展。
但在具體的產品推廣方面,還有兩個大的瓶頸:
1. 由于輕鋼結構體系在之前幾十年基本都屬于技術空白,所以很難滿足現行的各種建筑規范條文,甚在版的《冷彎薄壁型鋼技術規程》中,都缺乏對超薄壁輕鋼龍骨承重的理論分析和相關的實驗數據。這就使得輕鋼設計住宅在我國尋找不到有針對性的規范作為依據。雖然這套體系和結構計算方式在很多發達國家都非常成熟,但這種與規范不銜接的狀況,使得輕鋼住宅項目在工程報建、圖紙報審和工程驗收階段都會遇到無數的麻煩。所以輕鋼房屋在目前真正報審報建的項目非常少。
2. 社會接受程度不高。輕鋼房屋是從北美地區輕木結構房屋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對于木結構房屋普遍的國家,社會接受程度非常高。但這套在國外非常成熟的體系,對于我國來說卻是一個新鮮事物,再加上專業技術人才少、造價較土建偏高,所以取得社會和市場的認可,還需要一個過程。
綜合以上兩個問題,所以輕鋼房屋在的應用領域相對就比較偏門了,不能廣泛應用于商業住宅項目,那它都出現在哪里呢?
1、 旅游度假項目。旅游行業的發展已經開始由觀光往度假方向轉型,而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建設就需要足夠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而一般旅游度假區的發展規劃中,建設用地往往是不能滿足需要的,那么在建設用地之外,土建是肯定不允許的,建設單位一般會申請一部分臨建用地手續。而常規的臨建板房顯然難以承擔度假區建筑的重任,這時候輕鋼結構房屋可以臨建申報的自由屬性有了用武之地。
2、 旅游風景區配套公共建筑。風景區對環境的保護要求較高,傳統土建形式對環境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恢復成本極高,所以全干法施工的輕鋼房屋便成了景區配套建筑的方案。再加上其工期短,可回收率高(輕鋼龍骨100%回收),極為適合新型旅游風景區的建設。
3、 休閑農業、農業旅游、農業兒童教育類項目。原因同上。
4、 新農村建設及農村自建房項目。
5、 自駕游/房車露營地配套房屋。
企業服務熱線:
0532-88913682
COMPANY NEWS
2021-03-29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