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輕鋼房屋規模化不足和單位成本較高的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率先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和300萬人口以上城市推廣。這些發達地區和大城市,本身房價比較高,相對于動輒數萬元一平方米的房價來說,每平方米增加幾百元建筑成本開發商和購房者也不會在意。而在這些地區,由于城市和建筑密集,加之產業鏈完整,物流發達,建設住宅產業化基地和產業鏈相對容易而且符合經濟性原則。而且,在發達地區和大城市成規模推廣裝配式建筑之后,也能對其他地區形成示范效應,將來的全面推廣就自然而然了。
其次,國務院還提出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住宅產業化的推廣之所以滯后,很大程度是因為人才儲備不足。這個“人才”,不僅指專業的設計、研發、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指住宅產業化所需的產業工人隊伍。在過去,我國建筑工人主體是農民工,產業化訓練不夠,不足以支撐住宅產業化和裝配式輕鋼房屋建筑的要求。培養建筑產業工人隊伍,正是住宅產業化和裝配式建筑大規模發展的必要基礎。這方面,無論地方政府還是企業、技術培訓學校,都大有可為。
其次,就是制度建設。包括建立裝配式建筑相適應的發包承包、施工許可、工程造價、竣工驗收等制度建設,以及在規劃審批、基礎設施配套和稅收等政策層面的鼓勵性政策和相關配套政策,都應盡快出臺,以推動裝配式輕鋼房屋建筑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有中央和地方層面的政策支持,有制度配套,有市場需求,有企業參與,有人才儲備,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閉環和產業環境。未來十年之內,住宅產業化和裝配式建筑也將形成氣候,形成推動我國住宅產業現代化發展,人居環境改善,推動中國裝配式輕鋼房屋產業升級的強大勢能,推動中國經濟邁向更高臺階。
企業服務熱線:
0532-88913682
COMPANY NEWS
2021-03-29
2021-03-17